——解读各省危废十三五规划
2013 年“两高”司法解释的出台,推动了危废处置行业的快速发展。并且伴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于危废监管的趋严,广东、湖南、山东等不少于9个地方政府纷纷推出本省的危废处置“十三五”规划,“十三五”是地方政府集中部署危废处置规划的第一个五年,将开启危废处置行业的快速成长期。从各省“十三五”规划的目标来看,大部分省份规划2020 年实现危废处置利用率90%以上,实现处置能力和产生种类数量的匹配。
解读各省危废十三五规划
1、产废集中:年产废量大于100 吨的企业,数量仅占20%,但产废量占到90%以上,是重点监管对象,也是危废处置企业主要客户。
2、处置缺口仍然较大。各省危废十三五规划新增的处置利用规模都比较大,广东新增156%、浙江新增156%、福建新增164%、四川新增5 倍(基数小)、河北新增33%、山东新增5.4 倍,说明当地处置缺口较大。
3、处置结构不合理导致产能利用率低。比如福建省内处置量不足5 成,总体产能利用率仅39%,主要是供需不匹配,实际上有效资质(和产废匹配的产能)产能利用率是很高的,达100%左右。但缺口量是当前资质的1.07 倍左右,错配严重。
4、新增产能中无害化产能为主。各地规划的新增危废产能中,无害化占比较高,广东占70%以上,浙江新增无害化76 万吨vs 资源化25 万吨,福建占56%以上,山东占32%(资源化处置需求相对较多)。
5、水泥窑协同是很重要的新增无害化产能。十三五规划中新增水泥窑协同处置产能,广东新增59 万吨、浙江新增21 万吨(实施类)+44.5 万吨(预备类)、福建省新增30 万吨、山东新增92 万吨,合计达202 万吨(不含预备类)。
6、部分地区企业自行处置利用比例较高。四川产废企业自建处置利用设施较多,危废自行利用量占比85%;山东省产废量中54%企业自行利用处置。主要跟当地化工、有色金属等产废企业较多有关。
关注危废行业需求释放
当前危废处置行业供不应求,危废处置行业在环保各子行业中呈现出突出的盈利能力。同时,危废处置的支付方是产废企业而非地方政府,危废处置应收账款较少、经营性现金流较好。清废行动第一阶段清查出3800多万吨固废,加之个别地方政府领导因危废处置监管不善受到处罚,或将“自上而下”推动危废处置需求加速释放。